课程关键词:新思路 护士资格证 药师
1、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别络,以及A、带脉之络、冲脉之络、脾之大络 B、带脉之络、冲脉之络、胃之大络 C、任脉络、督脉络、脾之大络 D、任脉络、督脉络、胃之大络 E、任脉络、督脉络、冲脉之络 【答案】 C【解析】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称十五络脉,或十五别络。
2、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分出的部位是A、腕踝关节以下 B、肘膝关节以下 C、肘膝关节以上 D、肩关节、髀枢周围 E、四肢末端的指、趾部 【答案】 B【解析】 十二经络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分出。
3、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是
A、十二经脉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络脉 E、奇经八脉 【答案】 B【解析】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4、关于十二经别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 B、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调节作用 C、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D、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 E、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 【答案】 B【解析】 “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调节作用”的是奇经八脉的作用。
5、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是A、出、入、离、合 B、入、离、出、合 C、离、合、出、入 D、离、入、出、合 E、出、离、入、合 【答案】 D【解析】 十二经别的循行,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因此,按先后顺序排列,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是:离、入、出、合。
6、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A、鼻旁 B、目外眦 C、目内眦 D、无名指端 E、足小趾端 【答案】 B【解析】 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7、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 B、肘膝部 C、胸中 D、心中 E、手足末端 【答案】 C【解析】 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8、同名的阳经与阳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A、胸中 B、腹中 C、心中 D、头面部 E、肘膝部 【答案】 D【解析】 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9、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A、心中 B、胸中 C、腹中 D、头面部 E、手足末端 【答案】 E【解析】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10、下列各项中,论述错误的是A、任脉别络散布于腹部 B、督脉别络散布于头部 C、脾之大络散布于全身 D、大肠经之络脉走向肺经 E、心经络脉走向小肠经【答案】 C【解析】 脾的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搜课猫看到的,谢谢!